WFU

網站頁籤

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

熱痙攣






晚間,爸爸抱著1歲的小銘衝進急診室,著急地喊著:「小銘羊癲瘋,剛剛突然眼神上吊,臉色蒼白,唇色反黑,口吐白沫,快點幫幫他!」不過,在急診室時,小銘已經沒有上述的現象,但看起似乎累壞了,半夢半醒的。一量體溫,38.5 度 C。經過病史詢問、身體檢查、再抽個血,發現原來小銘這兩天有感冒的情形,除此之外,血液報告大致正常。過了半小時,小銘精神慢慢恢復。醫師告訴爸爸:「這是不是羊癲瘋,而是熱痙攣。」


何謂熱痙攣


熱痙攣是兒科急診很常遇到的狀況,這是因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,腦部尚未成熟穩定,所以易隨著體溫的急遽升高,而引發抽搐的現象。但不包括中樞神經感染疾患,例如:腦膜炎、腦炎。

不是所有幼兒都會因為發燒而出現抽搐的情形。熱痙攣發生的年齡主要分佈在 6 個月大到 5 歲之間。最易發生的時期是 6 個月到 3 歲,最高峰是在 1 歲左右。所以絕大多數發生過熱痙攣的孩童,滿5歲後就不會再發作了。

且熱痙攣的家族性遺傳傾向很大,跟基因遺傳有關,所以詢問家族是否有人有小時候是否熱痙攣,多能得到肯定的答案。


發作時的症狀


熱痙攣時有 80 % 左右是在發燒 24 小時內發生,發生抽搐的情形大多數為全身性的大發作。發作時兩眼往上吊、嘴唇發紫、牙關緊閉,口吐白沫、四肢一陣一陣地抽動,完全不省人事。持續幾分鐘後,病人像累壞了,昏睡過去,一段時間後才漸漸醒過來。病童對先前發生的是大都毫無記憶,這是大發作的典型症狀。

熱痙攣很少出現在體溫 38 度 C 以下,一般是在 38度 C 以上發生。發作的時間大部分是在 15 分鐘以內。

而腦膜炎、腦炎感染的病童如有痙攣發生,有 80 % 左右是在發燒 24 小時之後才發作,且痙攣發作與體溫高低無密切關係。這兩點可以在鑑別診斷上當作參考。


造成的原因


引起發燒而後出現熱痙攣的疾病,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,其他的還有中耳炎、腸胃炎、尿道感染等。( 會引起發燒的疾病就是了!)


熱痙攣的分類


臨床上將熱痙攣的發作分成兩類:單純性及複雜性熱痙攣。

單純性熱痙攣,以下三項都要符合:

◆ 全身性發作 ( 兩手兩腳對稱性的全身抽搐 )

◆ 只發作一次 ( 24小時以內 )

◆ 發作持續的時間小於 15 分鐘

反之,不符合者則稱為複雜性熱痙攣。而複雜性熱痙攣將來變成癲癇的機會比單純性的高。


需安排甚麼檢查?


熱痙攣病童在發作時與發作後數日,其腦波多呈異常。但一般在一星期內,異常腦波會消失。所以熱痙攣病童若要施行腦波檢查,建議安排在發作後的一週到 10 天以後。如果異常腦波持續太久 ( 超過 10 天以上 ),將來成為癲癇的機會較大。

 

會不會再次發生熱痙攣?


熱痙攣再發率約 30 - 40 %。發作次數越多,再發機會就越高。再發生熱痙攣的危險因子包括:

◆ 1歲前發生熱痙攣

◆ 有家族史

◆ 發燒度數不高

◆ 複雜性熱痙攣


以後會不會變成癲癇?


熱痙攣病童未來發生癲癇的危險因子包括:

◆ 複雜性熱痙攣

◆ 1 歲前發生熱痙攣

◆ 發展遲緩

◆ 有家族史

◆ 已存在的神經疾患

有多項危險因子的病童日後癲癇的發生率約 > 9 % ,而無危險因子的病童日後癲癇的發生率約 1 %。


熱痙攣是否可以預防? 


不需擔心幼童發燒,而緊張地密切注意其體溫,因為這是無法預防熱痙攣的發生。所以當小孩發燒時適時的給予退燒藥即可,這是為了減少因高燒而造成不舒服的感覺。

若幼童發生過熱痙攣,在每次發燒的時候就用大量的退燒藥,是不正確的。因為會再發者依然會發生,不會再發者就不會。


治療


治療首重停止抽搐,以 daizepam ( Valium ) 靜脈注射或經直腸塞劑給與。此外,保持呼吸道暢通、退燒、水分與電解質適當的補充都十分重要。是否需要給長期給與抗抽搐的藥物仍未定論,但對於發作次數很多的病童,贊成者較多。


熱痙攣在家發作時,該如何處理?


◆ 將病童放置在地板或床上,遠離任何堅硬或尖銳的物品 。

◆ 將頭部輕輕地轉向側邊,讓口中的唾液和嘔吐物可以引流出來。

◆ 不要放任何東西進入嘴巴中或用自己的手讓病童咬,這樣反而容易造成受傷或是堵住呼吸道。 

◆ 保持冷靜,留在病童身邊保護使不受意外傷害。

◆ 不可移動或強加約束病童,因為這樣不會讓痙攣停止。

◆ 觀察及記錄抽搐情形及次數,提供醫師以作為診斷參考。

◆ 在病童尚未完全清醒前,請勿給予任何飲料或食物。

◆ 若是熱痙攣沒有在五分鐘內自行停止,請叫救護車。


連結專頁